(来源:爱逗娱乐)2007年5月13日,“林妹妹”陈晓旭因病在深圳逝世,至今已十年。她因林黛玉而成名,却激流勇退转战商圈,成为亿万富姐,最后却抛家舍业,皈依佛门,因病早逝,成为一段传奇。
1965年10月29日,陈晓旭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。在她出生前一个月,母亲曾梦到一位老人托梦:你会得一个女儿,你要给她名“棻”(fēn)。“棻”是冷僻字,她在清晨出生,父母便给她起了“晓旭”这个名字,寓意初升的太阳。红楼一梦,缘起“木石前缘”。而辞海里,“棻”正是一种香木。
晓旭自小性格文静内向,酷爱读书,最喜欢读《简爱》和《红楼梦》。父亲为了锻炼她的胆量,有一次让她从屋里出来跟朋友们打招呼,晓旭虽然胆怯,却乖巧懂事,她怯怯地来到众人面前,低头小声说:“叔叔们好!”说完就想溜回自己屋子,父亲拉住她,鼓励她留下来听大人聊天。晓旭挣扎想走,但看到父亲为她忧心忡忡的样子,善解人意的她还是留了下来。事后,父亲对她说:“今天你表现得很勇敢。以后就这么做,很快就会快乐起来。”陈晓旭却说,“我觉得那样很别扭。我宁愿一个人待在角落不被人注意。”“可是你总要长大,将来要出去参加工作,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融入社会怎么行呢?”“我不知道。如果您想让我和人交往,我就和人交往。”女儿的听话懂事,让父亲潸然泪下。晓旭的父亲是鞍山京剧团的导演,母亲是舞蹈老师,家庭艺术氛围浓郁。她从小醉心于芭蕾舞,12岁便可以做白毛女倒踢紫金冠的高难度动作,然而却因为一纸政审未通过而不得不放弃芭蕾梦。直至多年后谈起这件往事,陈晓旭说:“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,她是第一个教我审视自己的人,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挫折,我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。”之后,她便进了鞍山市话剧团,成为一名报幕员。喜欢阅读的晓旭,颇有些才气,14岁时便发表了个人第一首诗作:《我是一朵柳絮》我是一朵柳絮,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,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,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。我是一朵柳絮,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,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,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。我是一朵柳絮,生来无忧又无虑,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,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。1984年,中央电视台筹拍《红楼梦》。晓旭在朋友的鼓励下,给王扶林导演写了一封自荐信,并在自己的照片后面,附上了这首诗。
陈晓旭的才情打动了王导演,得到了北京的面试机会,并最终进组培训。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培养,开始定角,这时有人说她不够美,发育不良,适合演丫鬟,王扶林导演婉转地问她:“如果不演林黛玉,你选一个其他角色演,怎么样?”陈晓旭坚定地说:“我就是林黛玉,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,观众会说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!”柔弱的陈晓旭突然说出这么坚定的话,导演不禁眼前一亮。最终陈晓旭便成了林黛玉,林黛玉便是陈晓旭,从此再无他人可以取代。
1987年《红楼梦》开播,陈晓旭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。之后她接拍了《家春秋》里的梅表姐,但反响平平。“林黛玉已成为我演艺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。在此之后,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。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,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。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。三年的时间,我无事可做。在北京漂泊,多次面临搬家的窘境。”不善交际,不愿意去讨好导演找戏拍,没有机会的时候,陈晓旭就在家静下来读书,“去认识自己,究竟我自己适合做什么,我觉得只有真正认清自己,然后你才能选对你自己的路”。
为了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,在朋友的介绍下,1989年,她正式参军,到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当了一名普通演员。期间,她主要在部队演出,鲜有作品问世。1991年,因缘际会主演年代戏《黑葡萄》,与第二任丈夫郝彤相识相恋,并成为事业合作伙伴和人生伴侣。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演员毕彦君,他们年少就相识。1987年《红楼梦》拍摄完之后,便领证结婚,之后由于两人性格不合而离婚。
陈晓旭与毕彦君
毕彦君“《红楼梦》为我打开了一扇窗,让我发现了精彩的大千世界,却又向我关上了一扇门,使我不能继续演艺事业。为此,我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,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”。
陈晓旭与郝彤与郝彤相识相恋后,陈晓旭离开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而下海创业;同年,加盟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,创建了制作总部并担任制作总部经理。1996年,创建北京世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,并担任董事长,1998年,创建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,并担任董事长、总经理,2004年,在“中国广告风云榜”评比中,被评为“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”。2005年,被《世界经理人》周刊社授予“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”称号。世邦广告公司最著名的案例便是“五粮春”:“她系出名门,丽质天成,秀其外而绝无奢华,慧其中而内蕴悠远;壮士为主洒泪,英雄为主牵情。个中滋味,尽在五粮春。名门之秀,五粮春。”这是陈晓旭亲自为五粮春撰写的广告词,至今仍在流传。因客户“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”信任,世邦广告经营越来越好。营业额最好的时候曾经达到2亿元,所以有人称她为亿万富姐。然而,对于清高的她来说,经商仿佛只是谋生手段,她和俗世始终隔着一段距离,永远守着心里的一片净土。她为人低调,极少出现在公众面前,对各种评奖活动,更是没兴趣参加。陈晓旭称自己一度很专注于财富积累,身为家中长女,希望通过努力,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,“在那段时间里,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,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。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。后来,我发现物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。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,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”。
1999年,陈晓旭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《无量寿经》的录音带,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。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,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,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、感激”。陈晓旭认为自己学习佛法后,“内心有变化了。一个人一辈子固守性格不肯改变,实际上也是一种愚蠢。当我意识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时候,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很难相处,我觉得应该有勇气去改变。这种改变来自我读到的圣贤的经典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经典著作,它们会教你怎么做人。虽然我们不能达到这些标准,但是要不断地去追求”。
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林妹妹,在与佛结缘之后,却越来越入世。在和净空法师探讨的问题中,陈晓旭关心的多是当下的热点,比如家庭教育。友人说,“净空法师是一个非常入世的人,作为弟子的陈晓旭,实际上也变得越来越入世,关心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”。事实上,学佛后的陈晓旭一直是个乐观快乐的人,也是一个很智慧的女人。实际上,无论是林黛玉,还是陈晓旭,都是聪慧,机敏过人的。在红楼梦剧组培训的时候,为了让宝玉尽快进入角色,导演让欧阳奋强每天和姐妹们开个小玩笑,欧阳一般都是找陈晓旭出鬼主意,捉弄别人,她和大观园中那个伶牙俐齿的林妹妹如出一辙。
只是陈晓旭也和林妹妹一样,容易伤春悲秋,孤僻忧郁,在众人欢歌的时候,感人伤怀。2003年,央视《艺术人生》栏目曾推出《红楼梦再聚首》,这是陈晓旭生前与红楼梦剧组的最后一次聚会。
录制现场,她一直都沉默寡言,与其他参与节目的早年伙伴很少交流,在节目的间歇,她一个人站在幕布后的角落望着那些熟悉的人,不声不响地哭了。当她和欧阳奋强再见的那一瞬,两人不约而同地回避了视线,台上台下几乎没怎么交流,话也没寒暄半句,只在相互躲避。但两人走下场时,却分明都落了泪。
节目录制之后,编导曾问陈晓旭,《红楼》要重拍了,问她会不会对其有所关注。她说:“你说的不是《红楼》,《红楼》早已结束了,宝玉走了,黛玉死了,还能再拍出什么来呢?要拍,就等我们都死了再说吧……”没想到一语成箴。忙碌的陈晓旭内心并不快乐。两次婚姻、艰难创业、充满竞争的商界,距离她内心渴望的宁静相距太遥远了,而越做越大的公司也一时让她无法超脱或者游离于世外。长时间内心与现实的冰火对峙,让陈晓旭身心疲惫,积郁成疾。
2006年,陈晓旭查出患乳腺癌。如果采取积极治疗方式,或许可以医治,但信奉佛法多年的她拒绝了生的可能。父亲劝她去治疗,劝她动手术,但她说:“假如说动手术做化疗能治好,或者是不用这个就死亡,那我选择死亡。”原本打算60岁出家潜心研读佛经,由于罹患绝症,她只得提前完成夙愿。2007年2月23日,陈晓旭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,法号妙真。对于世人的猜测,她说:“出家不是消极避世,而是更积极的人生选择。”
出家后,她一直在深圳宝安西乡黄麻布村道场修行静养,同年3月8日,她俗世的丈夫郝彤在她修行的道场剃度出家。
2007年5月13日,陈晓旭在昏迷中安静地离去,没有留下任何遗言,年仅41岁。临终时,父母、妹妹都在身边。一代佳人香消玉殒,从此,人间再无陈晓旭,黛玉葬花成绝响。陈晓旭与林黛玉结缘,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。幸的是,更多观众知道了林黛玉;不幸的是,自从陈晓旭走进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后,就再也走不出来。陈晓旭把自己活成了林黛玉,她敏感聪慧,有自己的主见,从不曲意奉承,她柔弱却不软弱,敢于把握自己的人生,在功名利禄面前,她从未迷失沉沦,始终保持着初心和真性情,她一直追求内心世界的宁静,践行着红楼梦那句恒言: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不叫污泥陷渠沟。”
也许,陈晓旭就是林黛玉在现实的化身,她曾经试图努力改写林妹妹的命运,也曾经成功改写,却最终败给了天命。如今,她们都随风而去了,但她们短暂而传奇的一生,却告诉我们,人生最大的幸福,并非对物质财富无休止的追求,而是找到让自己心灵栖息的地方,生活,不只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手中的书,耳边的歌,和心中的信仰。(图片来源:扬子晚报)